坐地闻香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正文

郭沫若

(2004-12-18 16:44:09) 下一个

2004-11-22 14:05:47 于  婚姻生活

郭沫若曾是中国文化的金锤银锣。批判也好,颂扬也罢,凡事都要他来定音。毛主席诗词,不能有第二种解释。有人公开说他是才子,有人暗地说他是流氓,最后贴在棺材上的好像是“文痞”。

在下饱受文革之风熏陶,当然知道他的重量和位置。但不知为什么,从来就不喜欢他。就像他天生不喜欢杜甫一样,说不出道理。但他敢说,咱不敢说罢了。

他在一篇文章里讲,小时听姥姥念杜甫的诗,就是听不进去。而李白的,他就能心领神会。

在下读这个的时候还小,但大概比他听姥姥读诗的年岁大得多,当时就觉得他是在胡言乱语。现在想想,这文痞说得有点道理。 听说过吗,在美国,如果你稍显心情不乐或太乐,不光心理医生,任何人都会关心地问,童年如何?好象啥事都与现在现实经历没有关系似的。 好多事是在儿提时就定型了。“三岁看老”嘛。

看看首页的文章,说他是流氓,有几人能意外,吃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