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闻香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正文

汉语成语

(2005-08-20 19:16:13) 下一个

2005-08-20 14:59:12  于 文化走廊

上星期出差,武松说给朋友的孩子捎两本书,当时没在意,就让她给放到包里了。等上了飞机,无聊之际,想拿本书杀时间,这才看到它们。这两本小书都是讲汉语成语的,一本是中文的,薄薄的,浅显易懂;一本是鸟语的,没有汉字,硬壳带包皮,比中文的还厚。分门别类,每条都有出处。随手翻了一页,似是而非,不知所云。再翻,有的能猜到,但错误百出,或面目全非,或指东而言西,大多数还是云里雾里,丈二和尚。一气之下,扔过一边。心想,这人也真敢,就算不是亵渎中华文化,也是误人子弟。举几个例子:都听说过“与虎谋皮”,有谁“Catch not lice on a tiger’s head”? 有一条是“It is better to be broken jade than a rude, whole clay pot”,猜想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翻译。是信了,雅了还是达了? “Other men are the carving knives and serving dishes, we are the fish and the meat”大概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吧,不过这里是什么意思?就完了?诸如此类,更不要说那些胡编乱造的了。见到朋友,只把汉语的递上, 绝对没提鸟语的事。回来后开始时还想对武松来横的:把书一摔,“拿这破书送人,你。。。真丢人我。。。

那本中文的还真不错。按笔划排列,深入浅出,既解释意思,也讲故事。看那出版年月,居然是81年的。不由得感叹,大概现在再出版也要精装,三斤重,俩月的工资?

记得走廊正是谈论三国的时候,随意浏览时,稍微留意了一下,有关的居然多得实在意外。就找一纸,略记了一下。

与三国有直接关系的有:
三顾茅庐,初出茅庐,锦囊妙计,司马昭之心,赔了夫人又折兵,挟天子以令诸侯,伏龙凤雏,割发代首,偃旗息鼓,空城计,巾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乐不思蜀,七擒七纵,鸡肋,望梅止渴,三马一槽,箭在弦上,髀肉复生,坚壁清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群英会,等等。

三国时期的有:
下笔成章,言过其辞,老生常谈,要言不繁,寻章摘句,想当然,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七步成诗,煮豆燃萁,车载斗量,攀舆拒轮,穷兵黩武,斗酒只鸡,千头木奴,倒屣相迎,德润拥书,方寸,斗胆,浑身是胆,顾名思义,老蚌生珠,舐犊情深,广武叹,竖子成名,负重致远,吴下阿蒙,英雄气短,玉山自倒,怀橘,骥足,开诚布公,开门揖盗,哭竹生笋,梦头生角,生桑之梦,南州冠冕,穷鸟入怀,三余,尸居馀气,识时务者为俊杰,元龙高卧,钟鸣漏尽,冢中枯骨,竹林七贤,大器晚成,粉郎,画饼充饥,割席断交,覆巢之下无完卵,绝妙好词,绝响,青白眼,期期艾艾,捉刀人,智差三十里,顾曲,白眉,杏林,燃脐自照,等等。

典故能翻吗?有人说,意思能翻,故事就丢了。可是,你能弄明白那意思吗?出《Chinese Proverbs》那人,是翻译吗?他肯定不懂中国文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