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海听涛

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正文

我与连环画的“昨天”和“今天”

(2012-03-15 12:43:01) 下一个
我们在不同的时期 
看待连环画的角度往往会有所不同 
由之产生的感受也会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 
截止到目前来说大致经过了这么三个阶段:
连环画可以说是我小时候的最爱 
当时家里给买了不少,光那种装电视的纸箱子 
都满满地塞了4、5箱 
回想起来, 
那时候看连环画可能有两方面主要的兴趣吧 
一方面就是通过图文相配的方式 
看到很多故事,满足小孩子那张对故事的渴望 
另一方面就是识字,看到不认识的字或者词就查字典 
记得当时还都用铅笔把相应的汉语拼音或者词语意思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那时候,真的觉得小人书就是自己的生命一样 
虽然自己攒了这么多小人书 
却是一本也不愿意借给别人看 
这种状态可能持续到小学4、5年级吧 
此后对连环画的兴趣似乎就慢慢转淡了 
阅读的东西也开始逐步向着纯文字的东西过渡了 
过去用来看连环画的时间也开始逐渐减少 
主要时间开始读一些青少年杂志(比如《我们爱科学》之类)和一些纯文字性的书(比如《世界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由此也开始了我的连环画的散失时期 
当时乡下的亲戚每次来家里的时候 
都基本上要拿走我的一些连环画 
(现在我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奇怪, 
小时候别人要拿走哪怕只有一本小人书 
我都得哭闹个不停,直到成功阻止对方方肯罢休 
但是就是在这个时期 
那些曾经对我好像是命根子一样的连环画 
就这样5本、10本地从我身边被拿走了 
当时虽然心里好像也感觉空落落的 
但其实已经不是那种痛彻心扉的不舍 
也自然不会再有了小孩子的那种哭闹或纠缠 
没想到也就不过是几年的时间, 
人的变化就可能这么大,呵呵) 
记得最后正式跟我的所有连环画的“诀别”应该是初中一年级的时候 
那时候乡下的亲戚开着电动三轮到家里来 
拉走了最后一箱半的连环画 
从此我就开始了将近20年没有连环画的日子 
(后来听乡下的亲戚们说,我的那些连环画在村子里面也是 
这家拿,那家看,久而久之全部都“下落不明”了 
现在亲戚家里也是一本存货都没有了 
现在说起来,虽然也觉得可惜 
但是心里却却或多或少地有种释然的感觉) 
再次恢复看连环画的习惯 
那是30岁之后的事情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在网上下载、阅读电子版的连环画 
不过,下载的似乎主要还是当年自己曾经看过不知多少遍的那些小人书 
说实话,现在看连环画,怀旧的因素可能更多一些 
也曾经一度“冲动” 
想去淘宝买一些纸本的连环画 
后来想想,即便买来,也已经不再是我自己当年的记忆的真实载体了 
对着这些“替代品”再做“睹物思人”的怀旧,未免也有点矫情 
所以也就只好作罢了 
除了怀旧之外,现在则主要是从美术绘画的角度去欣赏插图的绘画技巧和风格了 
当然,有的时候将连环画和原著比较一下 
看看究竟有哪些改编的地方,琢磨琢磨其中的意味 
也成了茶余饭后莞尔一笑的休闲了 
总之,现在看连环画,确实跟当初有了太多太多的不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